如今,营口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之一——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既修复了海岸线、湿地,形成岸线景观功能,又治理了海岸脏、乱、差状况,改善海岸带和近海生态环境,还碧海于人民。
自我恢复为主
营口市的滨海旅游在辽宁省内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亲海、赶海,体验海洋文化。
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是营口市重要的滨海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然而,2006年以来,在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北侧形成了围海养殖圈,该养殖圈一方面占用了近岸滩涂,造成滨海湿地消失,围堰堤坝前沿淤涨,湿地生态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围海养殖池也直接导致自然岸线消失,造成岸线景观及生态功能破坏;同时围海养殖排放的养殖废水也对近岸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影响。围海养殖的开发利用,使自然岸线及滨海湿地原生景观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制约了营口市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若要修复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需拆除围海养殖堤坝,恢复近岸海域滩涂及自然岸线。营口市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要求,针对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区域因开发导致滨海湿地、岸线受损问题,制定对应的生态修复方案,以恢复滨海滩涂湿地、修复岸线、提升海洋资源环境及生态价值。
营口市在以自我恢复为主的原则下,辅以人工种植的措施,逐步修复了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北侧滨海滩涂的芦苇-碱蓬湿地生态系统。
实现“岸绿滩红”
海洋生态修复是打赢渤海攻坚战的重点内容,是我国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营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渤海滨海湿地、岸线整治及修复,以政府为主导,自然资源、交通、水利、渔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互相配合、分工协作,为开展修复工作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管理保障。
营口市在进一步总结评估以往实施海岛生态修复经验的基础上,邀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相关技术研究,为此次修复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根据历史上原生碱蓬和芦苇群落分布以及自然地形、高程等因素,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在围海养殖池拆除后的区域通过人工补种的方式恢复湿地植被,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储量。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鸟类及其他生物在恢复后的芦苇-碱蓬湿地栖息、繁衍、觅食,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在项目区近海海域投放底栖生物,加快修复区域底质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
经过3年不懈努力,2020年9月,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三省一市”61个项目中率先完成省级验收。项目共修复滨海湿地70.38公顷,修复岸线2124米,圆满完成了攻坚战任务。
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修复项目采用了无外来物种投放、无硬化工程建设、无废弃土渣外抛的“三无”措施,修复后的岸线前沿恢复了砂质、泥质自然属性,临岸的芦苇及滩涂碱蓬生长旺盛,岸线整体呈自然状态,实现了“岸绿滩红”的生态修复目标。
生态效益显现
经过修复的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效益显著提升。通过修复改善了公园内滨海湿地及植被的退化问题,对于提升湿地环境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提高项目区域地貌多样性和底栖生物多样性,作用显著。
同时,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一直以来存在海岸侵蚀的问题。此次生态修复通过在破损的558米岸线上摆放天然块石进行防护,有效地防止了波浪、水流侵蚀,遏制了岸线退化,增强了岸线防护能力。底栖生物增殖成效明显,投放区域的沙蚕生物量平均增长175%,非投放区平均增长25%,恢复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带动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该项目利用海岸边废弃渔船,建成“渔船文化走廊”,拓展了居民的近海亲海空间,构筑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滨海旅游新形象,已成为观鸟和摄影爱好者的观光胜地。
在营口,修复后的“红海滩”生态景观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知名度,提升了当地的海洋文化品位,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