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为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科学推进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工作,合理配置停车资源,构建有序停车环境,合理引导交通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停车规划规范》、《关于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等规范及要求,特编制《营口市主城区静态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该专项规划为2020年市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内容;列入2020年营口市重点民生实事。
总目标
以“动态‐静态‐用地”平衡为原则,以差别化政策为导向,基本建成与道路交通容量相协调、与土地利用功能相匹配、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停车系统。
近期目标
集配建、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于一体,年内建成一万个停车位重点解决现状车位供需缺口问题,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推进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和停车建设产业化进程。
远期目标
根据用地和综合交通建设时序,逐步形成与城市公共交通相协调的停车系统,全面实现停车智能管理,采用灵活的价格机制实现“以静制动、动静平衡”的交通体系。
二、规划思路
构建以配建停车场为主体(占比75%,配建停车场以建设项目配建车位为主,实时完善配建指标并严格执行,满足小汽车基本停车需求),以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助(占比20%,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建设运营产业化),以路内停车位补充(占比5%)的供给系统。
以居住区、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娱乐、公园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弥补停车位缺口,满足市民基本停车需求。
三、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三大片区,17个停车小区,营口市主城区共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75个,公共停车泊位15627个,包括现状21个,停车位4421个,规划54个,规划新增停车泊位11206个。考虑停车需求及部分配建停车场现状,计划将现状具备条件的配建停车场纳入公共停车共享体系。
一类区(严格限制区): 11.8平方公里,16个公共停车场,834个停车位。
二类区(一般限制区): 80.94平方公里,33个公共停车场,7852个。
三类区(适度发展区): 65.51平方公里,5个公共停车场,6941个。
四、路内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按照路内停车布局原则,结合供需缺口设置,在路外公共停车场周边、 公交服务水平高的地区适度控制供给。
规划布局方案:
路缘线内28个路段,共计2700余个车位。
五、静态交通管理及实施保障
规划建议
严格控制已确定的独立设置的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
加强结合建筑的联合开发社会停车场的审批管理;
结合城市用地改造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落实边界未明确的停车场;
结合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落实中远期停车场用地。
建设建议
落实政府停车发展相关政策,编制停车场建设计划,推进停车建设;
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停车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管理建议
建立健全停车管理体制;
加强停车法规及规范建设;
强化法治并严格执法;
完善对配建停车场管理;
加强停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其他要求。